• 轨道三期工程综合开发规划和土地政策研究

    深圳市第十五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 深圳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及设计导则

    深圳市第十五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2013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 后海片区市政详细规划及地块接线指引

    深圳市第十五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2013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 深圳市土地整备专项规划(2011-2015)

    深圳市第十五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2013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 深圳市南山NS01-01&02-03&04 号片区 [后海湾-东角头地区]法定图则

    深圳市第十五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项目组成员:薛金鑫、翁锦程、金延伟、杨伟、孙凌、周劲、顾新、古海波、陈晓、孙峰、张凡、任大伟、曾绮婷、林文雯、王丹青
    一、区域背景
    图则片区位于深圳西部城市发展轴带,拥有与香港接壤的优越地理区位,是总体规划定位未来深圳市第二大主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现状概况
    现状图则范围由五个特征突出但基本处于割裂状态的片区组成,包括目前已经成为深圳第三大商业中心的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总体规划定位为城市商务金融服务中心,现状基本未建设的后海中心区;以中高档居住为主要功能的东角头居住区;20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深圳湾口岸地区,以及以滨海生态休闲为主的滨海十五公里休闲带。
    图则范围内建成度较高,大部分地区都已经遵照相应的城市设计进行实施建设,空地比较集中的区域即后海中心区,图则编制前也已经完成了城市设计的编制。

    三、规划思路
    在这样一个规划落实非常好而且城市设计全覆盖的区域,本次规划需要加强片区联通、落实低碳建设的理念,但是,更重要的是探讨图则和城市设计在管理上的关系。

    四、主要内容
    [一] 加强片区联通、优化整体布局
    图则最终形成以商业文化服务、广场绿地等节点为要素的“乐活带”;以步行空间、河流水系、通风廊道作为纽带的“宜居轴”。最后希望将图则片区建设成为“绿色·低碳·健康的滨海城市中心区”。
    [二] 突出弹性管控,划定“开发控制单元”
    结合上层规划要求、本地基础资源及已有城市设计,划定后海中心区的“开发控制单元”,分析适合各单元的控制,提出了总开发规模和主导功能的控制要求。
    [三] 遵循集约原则,采用立体化、复合化的集约开发布局
    为适应中心区的土地立体开发的特点,提出了地下空间规划布局和管控要求,扩展土地空间,改善空间环境。对有条件的市政和交通设施提出集约建设的要求。
    [四] 融入低碳理念,打造乐活宜居环境
    为提升图则片区环境品质,特别对片区环境进行专项研究,深化城市设计内容,并提出通风廊道、公共空间的控制要求。
    [五] 优化完善配套基础、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通过加强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布局,创建更好的空间环境和服务配套,吸引符合图则定位的高端产业进驻。

    五、规划特点
    [一] 提出了开发控制单元的弹性表达形式
    传统的法定图则已对现实的规划审批带来不便,个案调整频繁,调整程序繁琐,时间较长。为寻求图则的刚性与弹性的平衡点,保证“刚”到位,“弹”适合,项目组尝试探索新的图则编制与表达方式,以提升图则编制完成后的操作灵活性。
    “开发控制单元”对单元的开发总量和主导功能提出了刚性的控制要求,同时对单元内的用地划分和调整留有弹性,提高了后期的规划编制和管理的灵活性。
    [二] 加强实施建设的立体管控,强化地下空间的控制要求
    以往图则规划中对地下空间的规划内容较弱,以致各地块的地下空间难以联通、功能不一致难以管理、布局不合理破坏环境。本次图则加强了地下空间的控制要求,提出地下空间的布局指引、联通方式、管控要求。
    [三] 运用绿色低碳评估技术,提出通风走廊、绿地的控制要求
    规划运用了风环境、水环境、热环境等绿色低碳评估技术,提出片区内的通风走廊和绿地空间的布局。同时结合本片区的特色,法定文件中提出了开发控制重点区城市设计指引的要求,重点在于控制通风廊道和步行通廊,保证低碳建设的实施。
    [四] 以复合用地的控制方式凸显了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
    为实现用地高效集约,图则规划了一些复合建设用地,比如医院和公交首末站共建;绿地的地下空间建设变电站;打破以往市政设施围墙式建设方式将其与绿地复合建设,补充周边的绿地空间;政府办公设施附建公共停车场等。
     
    六、规划实施
    [一] “开发控制单元”的弹性控制方法已经广泛推广运用
    开发控制单元的管控思路和表达形式,正是后期发展单元规划的雏形。目前也在法定图则中得到推广运用,例如高新区法定图则、红树湾法定图则、福永西法定图则和海上田园法定图则中均采用并深化了开发控制单元的思路和形式。
    [二] “开发控制单元”的实际运用充分简化了管理程序、提升了管理效率
    在开发控制单元的方法提出后,大部分合理的市场需求可以通过开发控制单元内部的调控进行解决,不必要走图则调整的繁琐流程,大大简化了管理程序,加速重点地区的实施建设。
    [三] 相关规划正在依据要求开展深入研究
    目前根据图则的要求,下一层次规划《后海中心区详细蓝图》、《后海中心区低碳生态试点规划及实施方案》、《后海片区市政详细规划及地块接线指引》、《蛇口半岛综合交通规划》已经开展编制,并按图则的规划要求进行具体设计实施。 
    [四] “刚”“柔”并重,落实必要的基础设施
    在为图则松绑的同时,对于必要的市政等设施用地,图则仍划定的刚性的用地,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满足后海中心区近期的建设用电需求,已有3座变电站按图则划定的用地落实,并建成投产。
  • 深圳市前海轨道交通枢纽站综合规划

    深圳市第十五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项目组成员:孙蕾、徐旭晖、王玮、林明凯、易文媛、古海波、顾新、刘龙胜、黄治、牧野晓辉、任大伟、高嵩、康雷、杨译竣、叶宏浩
    一、项目背景
        前海中心是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的城市双中心之一,主要发展区域性生产性服务业与总部经济。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区,要求发展总部经济,把前海建设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地和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中心。
    前海轨道交通枢纽站位于前海合作区桂湾片区西侧,未来将建设成为前海地区乃至深圳西部最重要的轨道交通枢纽,承担强化区域联系、整合港深机场优势资源的纽带作用。为确保前海枢纽的顺利建设以及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开发,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开展本项目。

    二、研究目的
    1、构筑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稳定轨道线站位布局方案,确保近期11号线建设,并为远期线路建设预留弹性;
    2、实现枢纽站建设与周边用地城市建设的紧密结合;
    3、在枢纽综合规划编制过程中同步协调相关规划,与上位规划互为前提、共同推进。

    三、工作成果
        本次研究工作由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牵头,日建设计、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仲量梁行等单位配合,通过开展由各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及各设计单位共同参与的多次联合工作周,历经两年半完成。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1、提出“站城一体化开发”的枢纽发展策略
        明确前海枢纽站作为对外交通中心、通勤中心、超级商业中心的功能定位。提出“站城一体化”的规划理念,使枢纽轨道、交通接驳设施、上盖物业与周边街坊实现一体、复合、多功能、高效集约的规划设计。
        2、明确枢纽轨道线站位布局
    前海枢纽汇集了地铁1、5、11号线、穗莞深城际线和港深西部快轨五条轨道线路,轨道线站位布局方案依据穗莞深城际线车站的站位变化存在三个比选方案。为稳定轨道线站位布局,项目组开展了大量分析和协调工作,并从区域服务、换乘组织、分期建设与枢纽布局包容性、对上盖开发影响、占地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比选,同时市规划国土委主持召开了多次会议进行专题研讨,最终推荐穗莞深中间布局方案,以实现较好的换乘服务水平,同时为一体化的上盖开发保留较大的弹性。
        3、枢纽核心区综合布局规划方案
    以换乘大厅、城市轴线为核心合理组织交通空间与城市综合开发,遵循集约、高效的原则,实现交通设施与上盖物业布局的无缝衔接。整体布局采取分期开发的策略,各类设施结合近远期使用需求合理布局。
     交通设施的布局充分考虑了交通组织的合理性,地面交通通过设施空间布局的分离实现交通流线的分离;枢纽内部构建地下交通系统,作为交通量较大的远期出租车和社会车进出主通道,与前海地区地下道路系统衔接,实现管道化组织,快进快出。枢纽内各层功能设施布局也重点考虑了人行流线组织的要求,并通过规划层面的行人交通仿真进行校核。
       4、枢纽站地区详细规划方案
    枢纽站地区详细规划充分体现了“站城开发一体化”和构建国际化CBD的规划设计理念,遵循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多样化城市功能聚集、生态友好、公交优先、创造城市门户地区高品质空间景观五大原则,以枢纽核心区为中心形成“十字形”城市轴线,将枢纽核心区、滨海街区、周边街区、核心商业区四大功能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南北向轴线通过地面及地上架空连廊将核心商业区与枢纽核心区相连,东西向轴线主要通过二层连廊将枢纽核心区与滨海街区和周边街区相连,并西延至海滨公园。

    四、创新与特色
        1、实现轨道交通节点与区域站点的协调发展
    本次规划通过“自上而下”的区域规划以及“自下而上”的项目实施层面分析,多角度权衡服务区域与服务城市的比重、方便换乘与方便城市的矛盾,科学合理地确定了实施性较强的轨道交通及城市详细设计方案。其中,轨道线站位布局方案充分体现了区域轨道功能与轨道节点服务的协调,有效保障了11号线的近期实施要求,并为其他线路的建设及上盖开发预留了弹性。
        2、项目研究过程体现了高度的协调智慧
    本项目作为修建性详细规划,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互为前提、共同推进,协调难度高,对平衡各层面规划的限制条件及弹性发展空间提出了较高要求。
        3、实现高水平、多专业融合的规划编制手段
    本项目的编制过程汇集了国内外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建筑设计、工程设计、经济分析等多专业的技术力量,共同完成本项目。项目开展过程中借助国际一流的技术力量,充分借鉴了目前前沿的理念和经验,为建设高起点、高品质的前海综合枢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同时,建筑设计与工程设计等专业提前介入,共同提出分期开发方案,使研究成果具备较高的实施性。
     
    五、实施成效
        1、本项目为11号线车站工程设计提供了规划支持,目前车站已开工建设。
        2、本项目明确了前海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含上盖物业)用地规划设计条件,作为枢纽地下工程与上盖建筑设计招标的规划依据,目前已完成招标工作。
  • 深圳市给水和污水系统布局规划修编

    深圳市第十五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 地铁三期7处地铁上盖综合开发规划设计

    深圳市第十五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表扬奖 
    项目组成员:易文媛、孙蕾、王玮、康雷、徐旭晖、佟庆、古海波、张旭、曹捷、马亮、江捷、庞乃敬、韩绘芳、陈如波、叶宏浩
    一、项目背景
    2011年国家发改委同意我市开展轨道三期工程6、7、9、11号线的建设,深圳市政府决定以土地作价入股的方式解决资本金。
    轨道三期工程7、9、11号线建设资本金需求共438亿元,为满足资本金需求,市政府将松岗车辆段、深湾站、前海综合交通枢纽、深云车辆段、深云站、安托山停车场、彩电工业区停车场等7处地铁上盖、共计172ha用地,纳入7、9、11号线建设投融资平台。为落实市政府相关决策,市规土委组织编制本项目。
    二、主要成果
    本项目的编制过程,充分体现TOD模式所倡导的以公共交通枢纽和车站为核心的高效混合的土地利用理念。综合考虑规划合理性、土地政策、市场经济分析和利益主体发展诉求,全面梳理用地的现状及相关规划,提出合理的功能定位、开发规模、功能配比和土地价值测算,并通过城市设计对地块的空间布局提出控制要求。
    七处用地的规划总用地面积156ha,总建筑面积478万米2,总地价预估为624亿元 。
    地块1,松岗车辆段,位于11号线碧头站西侧,规划用地面积42ha,其中车辆段用地约30ha。定位为深圳西北轨道门户综合居住区,主导功能为居住,适度发展商业及办公,规划总建筑面积66万米2。该地块车辆段占地较大,项目规划受限于车辆段建设的工程条件,提出了合理的开发规模和功能布局。
    地块2,深湾站,位于深圳湾超级总部区域内,规划用地面积6.8ha,用地范围内红树湾站为2、9、11号线换乘站,区位及交通条件优越。定位为深圳市超级总部核心区,主导功能为商业办公,规划总建筑面积42万米2。本规划充分协调在编《【红树湾片区】法定图则》和《深圳湾总部基地整体城市设计》,结合交通设施布局需求,对公共交通组织、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公共空间及建筑布局提出精细化规划控制要求。
    地块3,前海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前海桂湾片区北侧,是深圳市未来六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珠三角重要的城际通勤交通中心,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核心与门户地区,规划用地面积20ha。本项目依据《深圳市前海轨道交通枢纽综合规划》,落实相关指标与要求,规划总建筑面积128万米2。
    地块4,深云车辆段,位于南山区塘朗山南麓,规划用地面积17ha,其中车辆段用地约16ha。定位为郊野公园服务区、体育休闲区、文化展示教育区、地铁控制和培训基地,规划总建筑面积25万米2。本次规划重点实现了城市公园与车辆段上盖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保持郊野公园主要登山通道的连续性,减少对生态公园的影响,另一方面协调市民公共活动与地铁培训基地内部管理之间的矛盾;该地块对外交通联系较差,本次规划通过控制地块的开发强度及类型降低通勤交通需求量,并增设支路连通城市主干道解决地块进出问题。
    地块5,深云站,位于7号线深云站北侧,规划用地面积11ha。定位为商住功能复合区,规划总建筑面积39万米2。该地块现状交通条件较差,本次规划提出新增双向进出匝道连接侨城东路北延段、增设北环大道辅道等交通改善措施;同时,该地块涉及多家政府单位的用地协调,项目组对其用地边界和开发规模进行了多轮研究与校正。
    地块6,安托山停车场,位于安托山西侧,规划用地面积31ha,其中停车场用地约10ha。定位为商住功能复合区,规划总建筑面积76万米2。规划充分协调停车场上盖用地的建设条件、片区交通组织与高强度开发诉求之间的矛盾,并在城市设计层面,结合东侧安托山公园,对慢行空间和景观廊道进行重点研究。
    地块7,彩电工业区停车场,位于福田区彩田工业区,区位及交通条件优越,规划用地面积27ha,其中停车场用地约9ha。定位为福田中心区功能拓展区,主导功能为创意文化和商务办公,规划总建筑面积102万米2。规划重点是实现片区定位与福田中心区的功能联动,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特色与创新
    本项目最为突出的特色是直接面向实施的综合规划设计。主要体现在:
    1.协调规划合理性与地铁建设融资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具备实施性的规划建设指标。
    2.协调土地整备与土地权益划分之间的矛盾,不断校核优化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用地方案及相关规划指标。
    3.协调轨道工程建设条件与上盖物业开发之间的矛盾,为规划设计条件的动态修正预留弹性空间。
    综上述,本次规划既要考虑用地空间布局的基本要素,又要兼顾土地政策、经济测算和各方利益诉求,问题复杂,实施协调难度大,是体现空间规划、土地政策、经济分析充分融合的重要探索,是编制有效规划、解决综合型复杂问题的典范。

    四、实施成效
    本项目于2012年初启动,基于项目的高效推进,深云车辆段上盖用地已于2012年9月完成了法定图则的个案调整程序,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其它各地块以本项目成果为依据,综合土地整备条件,正有序开展调整法定图则、调整基本生态控制线、落实规划设计要点等工作。
    本项目的编制,充分协调了各利益主体和规划、土地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大大缩减了由规划编制到规划实施的周期,为地铁融资、及上盖用地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 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低碳试点规划及实施方案

    深圳是全国第一个部市共建的低碳生态示范市,为积极推进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被提出作为低碳生态商业中心区先行先试,并以此进一步提升城市品味和竞争力。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位于深圳南山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现状基本为建成区。规划在现有建设基础上,结合商业中心区土地价值高、人流量大、公共建筑多、购物餐饮业发达、空间环境品质要求高等发展特征,从用地高效集约化、空间环境人性化、绿色交通低碳化、建筑低碳减碳化、能源清洁高效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宣传教育常态化七个低碳生态成效显著的领域提出了16项改善对策以及51项行动方案,并对实施成效进行评估分析,最后形成具体的行动计划、相关保障措施,以及对自行车道及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建设,商业办公建筑能源合同管理,餐厨垃圾集中收集等部分近期行动计划制定了实施方案。最终,将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建设成具有30多个低碳生态亮点,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的商业中心区。由于本项目是全国首个商业中心区的低碳生态规划,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而且强调可实施性,因此,由规划主管部门—规划国土委与实施部门—南山区政府共同委托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北大研究生院三家设计单位联合编制。
     
    项目组成员:郑景轩、周军、傅晓东、古海波、钱坤、杨伟、高明、毛子珍、喻乐军、林彦、王玮、刘江涛、任大伟、张炜、赖梅东
  • 坪山中心区概念规划国际咨询策划及方案深化

    在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和特区扩容的背景下,坪山新区跃升为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地区,坪山中心区作为新区关键性节点地区,担负着带动新区跨越式发展的使命。为了高水平高标准做好坪山中心区规划,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联合坪山新区管理委员会举办了《坪山中心区概念规划国际咨询》。
    1、方式创新、工作高效。整体工作历时约10个月,划分为体验工作营、初步构想、正式竞赛和方案深化四个阶段,其中体验工作营为全开放形式,13家设计机构进行了现场体验、参加坪山发展战略国际咨询峰会和体验沙龙,通过这一平台使规划设计团队与专家学者、主办方在项目开始阶段就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思想碰撞。
    2、专题研究、夯实基础。在咨询优胜方案基础上进行了建设规模、综合交通和规划实施三个专题研究,为优化和深化咨询方案形成有效支撑。从区域的角度研究坪山中心区的定位和应承担的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和公共服务功能,并结合生态低碳发展要求和国内外枢纽型城市副中心的发展经验对中心区的建设规模进行综合判定。强调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建立高效低碳的交通体系。
    3、博采众长、凝聚提升。深化方案提出“绿心之城、动力之城、和谐之城、未来之城、立体之城”的发展目标。以半月环标志性公共空间联通山体水系建设绿心之城。分散布局、多极发展,以商务金融中心、商业服务中心、行政文化中心形成三个动力之岛共同带动中心区发展。乐活都市理想、平衡居住就业,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端知识人才与原住民宜居共享的和谐之城。以低碳理念,低碳技术打造面向未来的创新之城和新技术展示之城。强调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建设网络化的立体之城。
    4、强化实施、有序推进。深化方案强调在理想目标指导下的可操作性,采取政府集中土地整备和市场更新共同参与的改造模式,对整备区和更新单元进行实施成本和经济效益评估。配合深圳东站枢纽通车进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出让时序安排。
  • 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体系综合研究及“一张图”建设

    经过多年的规划工作积累,深圳市逐步建成了规划实施与管理的技术支撑平台,为推动我市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着规划成果相互冲突、信息缺乏有效组织和动态维护等规划管理与发展需求不适应的问题。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规划成果管理,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和成果使用效率。

    受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委托,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于2008年至2010年先后开展了《深圳市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体系综合研究》(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试点示范项目)、《全市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专题整合及龙岗区、光明新区、坪山新区规划“一张图”建立》和《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及宝安规划“一张图”建设》工作。

    工作成果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理论研究与探索,研究建立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体系。通过国内外城市经验借鉴,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提出规划“一张图”的概念、总体框架;制订“一张图”管理办法、《一张图规划梳理整合技术规程》、《现状信息调查与更新技术规程》、《法定图则成果格式及制图规范》等技术标准和工作机制;确定“一张图”信息组织结构,改造原有信息系统。

    第二部分是“一张图”建设,开展规划成果梳理、在编规划校核,以法定图则为核心,系统整合各类规划成果,建立城市规划“一张图”工作平台。梳理了1998年以来编制的全市城市规划成果1278项,在此基础上开展全市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政设施专项规划整合,建立全市专项规划整合工作图,进而完成119项法定图则的规划整合工作,为解决规划编制成果之间矛盾、真正实现全市规划“一张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和平台。

    本项目系统地提出了规划“一张图”的概念、总体框架,制订了“一张图”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标准、工作机制,对于城市规划“一张图”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通过制订相关技术规程,建立“一张图”整合平台,创新规划整合工作方法,提高了规划审查的效率,保证了规划审查的科学性与完整性,逐步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惑着规划管理的“多头规划”和“规划打架”问题,提高了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提高规划管理的行政效率,为实现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提供了较好的工作平台。

     
    项目组成员:许重光、徐忠平、杨成韫、刘全波、周劲、刘九生、杜建华、魏广玉、陈柳新、刘晓明、罗裕霖、邱俊、周丽娟、苏建忠、杨伟。
  • 深圳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2010-2020)

    项目背景:汶川大地震后,为提升我市综合防灾能力,根据2008年市政府会议纪要(422)的要求,市规划国土委联合20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委托我中心开展《深圳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项目特点:(1)强调多灾种的统筹兼顾:规划从我市突发事件的灾害特点出发,在国内首次系统完整地探索编制了适应多灾种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并将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类型。(2)提倡资源整合和务实规划。规划对现有避难场所进行了资源整合,并强调避难设施的共用共享;借鉴了中国台湾、日本的先进理念,在全市范围内划定了防灾避难单元,以利于政府组织管理和市民安全避难;布局的室外固定避难场所和室内避难场所全部落实到了用地,以便于规划实施。(3)注重配套支撑:规划从深圳市的城市特点出发,建立了避难场所配套的应急交通和生命线系统,并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内容:具体包括:(1)构建综合性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2)确定各类各级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3)建立应急避难场所配套的应急交通和生命线系统;(4)提出确保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项目组成员:傅晓东、魏杰、喻乐军、周军、张武强、陆耀宗、杨伟、苏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