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地模式能否全面推广?
节地畅通模式由董国良提出,简称“节地模式”或“JD模式”。它是一种人车全面分离的模式,由四要素组成:其中地面快速入网和大规模的 地面停车库仅供汽车使用,大规模的架空平台和地面上的绿地花园...
-
职住平衡能否对缓解交通拥堵起到关键作用?
你上班路上要多久?智联招聘调查显示,我国职场人均上下班往返需0.96小时。北京耗时最长平均1.32小时;上海1.17小时;杭州与深圳分别0.86 小时和0.87小时。瑞典Umea大学研究,夫妻一方如...
-
-
国际城市创新发展大会该不该确定深圳作为永久会址?
2月25日首届国际城市创新发展大会在深召开。大会定位为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化、国家级论坛,旨在汇聚全球智慧,从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研究破解城市化进程 中遇到的难题,推进城市创新发展、共建人类美好家园。国...
-
谁是大运后的阴霾的元凶?
大运会期间,深圳晴空万里,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官员和运动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空气质量更是达到了十年来同期最好。当然,大运会期间的交通管制和绿色出行,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或许是天气转好的其中一...
-
城市发展是否该承办大型赛事?
大型赛事带给主办城市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究竟能把握多少发展机遇,能减少多少负面影响,这都取决于主办城市的筹办思路是否正确,战略规划和体制安排是 否科学,各项工作是否扎实、到位。总之,承办大型赛事是...
-
京沪高铁真能带动沿线城市发展?
6月30日,备受瞩目的京沪高铁开通。
全场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为沿线城市带来了客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了沿线中小城市的发展,也即将改变中国中小城市的发展格局,沿线城... -
公交专用车道该不该向出租车开放?
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公路越来越堵,全世界各地都在倡导公交优先,让人们少开私家车,出门多乘坐公共交通,减小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强调了低碳。于是, 各省市都设置了公交专用道,就是为了在车流量大时...
-
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问题or管理问题?
社会经济学家认为,考察一个城市发展的前景和发展的空间,有两个重要的考察方向:一个是这个城市的人文背景;再一个就是它的交通设施.因此,每一个 城市都把发展交通设施作为重中之重.比如说我们看...
-
-
你认为“无车日”对社会是否有深远影响?
9月,形式多样的“无车日活动”在世界各地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就在现在这个国内汽车厂商集中投放新车、年度车展开幕愈演愈烈的“年度佳节”之迹,一场由 国家建设部倡导的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也正如...
-
城市摩天大楼的利与弊!
资料显示,进入90年代以后,“高层建筑热”移师东南亚,随着该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一幢幢摩天大楼(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迅挺立于经济充分发展的核 心城市。中国的北京、上海、深圳无一例外。如今一栋栋的...
-
城市公交优化:"洋的就是对的"?
近日,合肥公交集团宣布,经过来自美国、巴西等国专家长达一年时间的调查研究,本市新的公交线路优化方案即将出炉。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城市公共交通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影... -
我的辩论1
我的辩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