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时代下的城市土地观

作者:罗婷文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意志的高度。当代著名学者王如松对生态文明的阐述是,它不等同于生态环境,是发展的上层建筑,包括人与环境的耦合关系、进化过程、融合机理、和谐状态以及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伦理和文化素养等。19世纪中期,德国科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的概念,认为“生态”是生物群落的生存状态。2012年,十八大报告把“生态”的内涵从过去只注重生物生态、污染生态上升到科学前沿的人类生态、社会生态,上升到生产关系、消费行为、体制机制及上层建筑,上升到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穿针引线、合纵连横的高度。

土地资源作为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城市作为人类活动高度集中的聚居地,在生态文明新时代下思考城市土地的利用与管理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中国前三十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是以土地为拉动力的城市化进程,其核心就是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土地出让而带来的巨大经济推动力以及所拉动的行业发展。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土地政策是这个阶段城市化进程的土地形态。在度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中,就有以土地的城市化程度来表征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城市化程度。在笔者看来,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对城市土地的认识应重点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一、关于怎么看的问题——土地将不仅仅只是资源。其一,将土地这一资源从资源到资产、资本的内涵拓展,转变以往以土地资源消耗催生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建立土地资产资本管理模式,激活土地这一物质体的外部效益,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实现。其二,应将土地视为有机生命体,关注土地内部物质、能量、信息、经济、社会等要素流,充分尊重土地本身及所承载的生产、生活、生态过程,使其实现良性持续发展。

二、关于怎么用的问题——用之、护之、哺之、反用之,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原始文明是以发明用火和金属工具为标志,农耕文明是以发明灌溉和施肥育种为标志,工业文明是以使用化石能源和机械产品为标志,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知识经济和生态技术为标志。将土地放入与水、气、生、矿同生同存的系统中,城市中更重要的是解决人地和谐的问题。将城市看成一个系统,重视系统内部的交合关系、演替过程,土地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引起地表覆盖的变化,从而带来气流、生物分布、人类活动等一系列的变化。生态文明时代下的土地利用,或许是打破行业壁垒的多专业联合下的产物形态。综合分析经济、社会、生态等要素在土地利用活动的流动特征,方可得出较为妥当的土地利用方案,并且采取措施消除或缓解方案中的负面影响,在不同尺度、不同范围下由不同的主体采取不同的措施解决系统耦合的问题。

三、关于怎么管的问题。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是适应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着眼于统筹粮食安全和经济增长,以农地非农化管理为重点,形成以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征收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为核心的管理架构。生态文明的内涵之一即是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将土地的数量管控与权籍管理转型为符合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质量与权籍管理,此“质量”二字包含土壤本身的质量以及生活在土地之上的生命体的质量。也就意味着,需从土地管理全链条过程,从关注数量扩充到关注质量,从重视经济属性扩充到重视生态及社会属性。具体而言,在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中,在农地非农化管控的基础上,关注建设用地内部生态资源资产的管理、土地生态功能的管理等,优化土地分类及评价等支撑技术,从城市规模扩张向城市资产包括生态资产的运营转变。在土地征收制度及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中,更加注重人的权益,实现土地收益的合理公平分配,建立“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有偿土地使用制度体系,以政府公共政策、市场化手段撬动土地使用主体与运营主体的社会公共责任。此外,在土地权籍管理中,创新自然资源产权管理制度,构建适用于自然资源的存在形态、使用方式、权利主体等特性及未来资产管理目标的产权管理体系,充分体现自然资源的效益及保障自然资源主体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