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创新集群(上)

王缉慈

本文根据王缉慈教授《产业集聚动态及产业地产愿景——观察与思考》在发展研究中心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我今天讲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开始用最短最短的时间介绍一下理论,然后重点讲一下动态。产业地产并不是我研究的领域,但是我是要谈一谈我的一些看法,最后讲一下创新型城市之路。

        现在全国到处都在产业转型和升级,产业转型和升级往往是把产业集聚和产业地产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很多的地方都在说产业集聚,好象是一集聚就灵——“产业集聚”这四个字的作用被夸大了,或者是拿国外的理论来套中国的实际,或者是把一个空的开发区说成是产业集聚区。产业地产有些地方是真能发展起来,有些地方可能发展不起来,建好的新区或新城可能会空掉。什么地方是新的产业空间?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产业集聚的动能与势能

        关于产业集聚的两大理论脉络,一是增长极理论,代表人物是帕鲁(1950年到1955年的论著),一开始把物理的概念用到产业,以一个产业为中心带动其他产业的理论。后来到1960年另外一个学者鲍德威尔把产业为中心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变成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带动其他城市发展的理论。根据增长极理论,它发展的中心最初是重化工业,而且是大型的项目,当然后来有很多其他关于增长极的文献把大学当作中心,有一些新的发展。

         “产业集群”的来源应该说是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还有就是波特的集群理论,这样主要的两支理论。在80年代中期以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网络经济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集聚问题又重新提出来了,所以叫做新区域主义。强调是在新的经济与环境下,技术创新对区域发展、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产业集聚效应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就是促进创新。现在有一个新的说法,集群或是产业集聚的核心价值在于什么呢?在于共享价值,形成产业社区和促进创新的氛围。

        降低成本又是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各种各样的产业联系,我们现在所说的,“打造产业链”,获得地方化经济。另一方面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城市化经济。通过共享基础设施和服务。

        产业集聚促进创新的效应可能产生,也可能不产生。发达国家对集群理论最新的推崇,人和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相互交流,能够促进技术创新。由于技术创新,尤其是高技术创新往往是在产业边界产生的,也就是说产业融合、知识融合、产业交叉促进技术创新。

        国际上关于集群还有各种各样的研究,实际上现在集群概念已经模糊不清了,所以我在《超越集群》里有这样几部分,有创新集群,有高技术的集群,有文化创意方面的集群,又包括手工业或者是画家村这样一些,或者是数字的,像好莱坞这样。还有最后一种是不创新的,仅仅是生存的集群。

        我认为,集群本身有一种动能,就是降低成本,但是降低成本是有限度的,也就是说企业不能无限制地压迫工人、降低工资,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污染环境,所以降低成本是有限度的。另外,促进创新是有条件的,人和人之间是需要互信,如果说人和人之间勾心斗角、企业和企业之间矛盾很大,它靠得再近也不能够促进创新。产学研之间的关系也同样是这个问题,中国有很多地方搞高新区,如果说没有促进创新的环境,就难以促进创新。创新环境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也被称为社会资本。Fukuyama在他的著作《Trust》中称信任为社会资本。

        我认为,园区是有一种势能,它有可能吸引外来投资解决本地就业,这也可能是有风险的。如果说没有产业的话,你光建园区,你很难吸引外来的投资。园区是一种政策措施 policy tool,是作为政策工具出现的。集群也可能会步入歧途,步入歧途的集群在发展中国家很多很多,文献非常多了,对墨西哥的分析、对印度的分析,甚至对菲律宾的分析。大量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集群是出现了人和人之间不合作等等。还有就是从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看,集群也会散的,甚至也会转移的。这个转移可能是整个集群走了,可能是一个企业走,其他的企业出现问题了,或者是倒掉了,或者是跟着走,或者是转移到其他地方去,这个很复杂。   

行为主体合作促进创新

        园区和集群两个概念实际上是互相交叉的,有园区的地方不一定生成集群,而生成集群的地方不一定需要园区。

        城市和区域的发展一直到现在,从理论上争议了多少年,到现在还是未解开的谜。到底是投巨资建基础设施搞产业地产,还是扶持中小企业,把钱投到创新基金上?到底是自上而下的规划,还是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集聚?到底是自外而内依靠承接产业转移、依靠打造新城、吸引外资,还是依靠内部的企业家创新、创业?说这些问题并不是很清楚的,我的一个观点,要培育下一代竞争力的企业,使他们成群结网。从依靠外力转移到依靠内力,真正的发展是要靠区内的行为主体合作行动,培育创新集群。

        我给大家举个杭州余杭区中泰乡的例子,可以清楚的说明什么是产业社区(industrial district),它的概念特别强调的是一个领土的实体(social-territorial entity),根植在本地的社会、文化之中的社区。在中泰乡,从种苦竹开始,发展竹笛生产——中国音乐学院就是到这儿采购笛子的,发展竹笛文化、发展旅游。中泰乡小学的课本都有从怎么样种苦竹,一直到怎么演奏苦竹的教材。整个竹笛之乡就有了可以延续下去的竹笛产业,过去的竹笛在日本是最好的,现在中国的竹笛也出口到其他国家。这个产业根植在社会文化之中的“嵌入性”非常明显。

        我给大家出示这些,想要说明的一点是什么呢?就是说产业集聚是一个中性词组,这也是我在《超越集群》里反复强调的。我们发展中国家有大量不好的产业集聚存在,打造产业集聚区并不是我们的目的,不能将打造产业集聚区或是打造产业链作为一个奋斗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依靠内力、技术创新发展经济,也就是说发展成为创新性城市、创新性区域,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需要认识发展中国家集群的性质,到底对集群发展、对集群起源起重要作用的行为主体到底是什么?是本国的创新型企业、大学、科研机构还是跨国公司全球的采购商呢?我们的集群是不是依赖外国的技术,依赖外国的市场呢?所以说城镇专业化并不是城镇发展唯一的标志,我上个星期还在调研,我和别人一起,应该说在我的指导下申请到了一个关于“去地方化”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刚才说过本地企业之间有非常密切的产业联系,这个产业的联系逐渐散开,逐渐,本地企业之间脱离——“去地方化”,企业会转到另外的地方。到另外的地方有一个过程,这个现象现在看起来已经非常明显了。

        很多的集群都有从种子到树木再到树林的过程,到底谁是种子的播种者呢?在我们国家沿海的这些劳动密集型的集群里面很明显,播种者是跨国公司,一些大型的采购商和有品牌的跨国公司,大型的贸易商,采购商和大型的贸易商把有品牌的大型跨国公司产品放在我们中国生产。举一个例子,来自台湾的宝成工业集团,它是耐克、阿迪达斯全球最大的代工商。大家现在很熟悉富士康了,宝成相当于鞋业里的富士康,非常大。宝成在香港注册了裕元集团后进入东莞,鞋业集群就这样形成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