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兵

邹兵,男,1967年生,先后获建筑学专业学士、经济管理学硕士和城市规划专业博士学位,注册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现任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历任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主任、主任规划师、院副总规划师、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深圳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部部长等。现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和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深圳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

高层次、多学科的学历背景构筑了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形成了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底和系统综合的思维方法。从事城市规划工作20年来,承担了大量从详细规划、 城市设计到总体规划、城镇群规划、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等各层次的规划设计和研究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全面、综合的设计研究能力和项目组织管理 能力。曾主持和参与了包括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在内的近百项具有重要影响的 重大规划项目和课题研究。多次获得全国、广东省和深圳市的优秀规划设计奖。2009年获得“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首届十佳青年规划师”的荣誉称号,2010 年获得“深圳市城市规划行业优秀工作者”和“广东省城市规划优秀工作者”称号。

多年来潜心于规划理论研究和工作方法的探索创新,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问题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已在《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 刊》、《规划师》等国内学术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部,组织编写2部,三次获得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三次获金经昌 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优秀论文奖。

主持参与的重大项目和获奖情况:

1、《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深圳市第14届优秀规划设计金牛奖;

2、《深圳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0-2015),获深圳市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3、深圳市“十二五”城市发展与基础设施规划;

4、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

5、环珠江口宜居湾区重点建设行动计划;

6、《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获2005年全国优秀勘察设计金奖,2005年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7、《深圳市总体规划检讨与近期建设规划》获2004年全国优秀勘察设计银奖,2003年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8、《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获2007年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深圳市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9、《深圳市城市更新与旧工业区改造策略》获2009年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深圳市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10、《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条例研究》获2007年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2007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11、《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获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深圳市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12、《华侨城区发展策略与总体规划(2005-2015)》获深圳市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

13、广东省“三规合一”工作平台技术指引;

14、深圳市密度分区制度研究;

15、深圳市土地利用相容性研究。


学术专著:

1、《转型规划引领城市转型——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9月

2、《中国城市规划学术研究进展年度报告200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小城镇的制度变迁与政策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12月


主要论文:

1、深港国际都会的战略构想与空间对策,《城市规划》2011(8),(第一作者)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城市规划》2011(8),(第二作者)

3、从咨询公众到共同决策,《城市规划》2011(8),(第一作者)

4、近期建设规划和“十一五规划”协同编制设想,《城市规划》2005(11)

5、我国城镇群规划实施面临的困境与发展趋向——由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引发的思考,《城市规划》2005(12)

6、关于城市规划学科性质的认识及发展方向的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05(1)

5、建立和完善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构建珠江三角洲区域协调机制的设想和建议,《城市规划汇刊》2004(3)

6、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论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法》将面对的若干问题,《城市规划》2003(8)

7、由“战略规划”到“近期建设规划”——对总体规划变革趋势的判断,《城市规划》2003(5)

8、对建立土地使用相容性管理的规范体系的思考,《城市规划汇刊》2003(4)

9、探索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机制——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检讨与对策,《城市规划汇刊》2003(2)

10、敢问路在何方——由一个案例透视深圳法定图则的困境与出路,《城市规划》2003(2)

11、也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设施用地分类的原则,《城市规划》2002(11)

12、关于“广场热”的经济学分析,《城市规划》2002(2)

1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规划师》2002(2)

14、交易成本理论:一个研究乡镇企业空间布局的新视角,《城市规划汇刊》2001(4)

15、渐进式改革与中国的城市化,《城市规划》2001(5)

16、悉尼市历史建筑保护的奖励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规划师》2001(2)

17、“新城市主义”与美国社区设计的新动向,国外城市规划2000(2)

18、由“均衡发展”到“重点建设”——对上海郊区“三集中”战略的再认识,《城市规划汇刊》2000(4)

19、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的风险防范对策、《城市规划汇刊》1999(4)

20、我国小城镇产业发展中的困境与展望,《城市规划汇刊》1999(3)